问题一、吴总,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正阳楼吧。
“正阳楼”始创于1910年,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是哈尔滨最早的中式肉制品企业,并被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推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最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并获得其他百余项荣誉。
公司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总占地面积6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522平方米,是一家工艺先进,管理一流的现代化肉制品品加工企业。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水平和生产规模居行业前列。
正阳楼一直秉承五正经营理念。所谓五正,就是正宗、正味、正品、正新、正道。而“我做我吃”是正阳楼最朴素的制作宗旨。
问题二、正阳楼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关于正阳楼这个品牌,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个企业历经沧桑历史的小故事么?
在1915年的时候,正阳楼创始人王孝庭、宋文治买下道外北三道街街口路东的一处楼房 ,正阳楼迁入新址。一天傍晚,天下着雪,一位衣衫褴褛的顾客在店里品尝酱肉后没有钱,王孝庭没有让伙计们赶走他,还亲自送来烫好的白酒,让他暖身子。这位顾客感动得老泪纵横,向王孝庭讲起了他的身世,原来此人是家道中落的清末秀才徐鼎臣。为了感谢王孝庭,徐鼎臣从怀中拿出一支粗大的毛笔,要为正阳楼题字。由于一时找不到纸,他便提笔在面板上写下“京都正阳楼”五个字。后来木匾镶了框,贴了金,挂于正阳楼店门,成为过年都不能摘下来的宝匾。每个大年三十的晚上,王孝庭都会亲自踩着凳子,用粗糙的双手擦拭这块特别的匾额。
这块匾额在文化大革命中历尽劫难,破四旧风波中险些难逃被焚烧的命运,老厂长拼死抗争,将匾额埋藏于地下,躲过劫难,自从党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以后,埋藏于地下十多年的"京都正阳楼"牌匾才重见天日,并保存至今。
问题三、正阳楼的主打产品有哪些呢?
正阳楼主营肉灌食品,以风干香肠、松仁小肚为代表的十余种产品分别被评为国优、部优、中国食品行业名牌、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银奖。
正阳楼风干香肠: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哈尔滨最富盛名的土特产,素有“南有煌上煌,北有风干肠”之说,正阳楼风干香肠选用优质新鲜猪精肉,加有砂仁、桂皮、豆蔻等名贵佐料,采用传统的自然风干工艺精制而成,香味醇厚,鲜香郁口,风味独特,饶有中式风味,曾荣获国家食品博览会最高奖——金奖。
松仁小肚也是哈尔滨名特产,它是从风干小肚改进而来。根据风干小肚的制作的原理,又加入适量的绿豆淀粉和各种辅料,尤其是加入了东北的特产——松仁,最后研制成质地柔嫩,郁香爽口,营养丰富,弹性强,切片薄而不碎,独一无二的松仁小肚,成为人们最喜欢的佳肴。正阳楼风味小肚曾荣获国家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闻名遐迩。
问题四、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红线,正阳楼是如何把控食品安全的呢?
食品安全肯定是我们作为一个食品企业首先要达到的最低标准,这绝对不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把控和态度一定是从细节入手,紧密关注每一个生产环节不放松。从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要求每一位正阳楼人都要坚守良心,坚守底线,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从管理上,我们采用多步骤、部门协同管理、互相监督的方法,每个环节和部门都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人,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把控。
问题五、肉灌制品市场中,老品牌稳中求进,新零售品牌积极入局,人群需求不断细化,如何破题?
现在的消费市场确实是日新月异、变化无穷,消费者追求新鲜感,我想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决定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产品上。首先作为一个老品牌,我们要服务好我们的老主顾,保持经典产品的品质口味不动摇不变化,然后在我们经典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调和新的消费群体口味,用新单品去吸引更广更年轻的受众群体,但是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这种创新一定是依托我们原有的品牌价值进行的,否则创新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问题六、当前火热的直播电商,对于正阳楼来说意味着什么?
直播电商这两年确实非常的火爆啊,对我们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这种现象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更清醒,要看到其背后的本质。实际上直播电商对于我们生产型企业来讲也还是其中一个销售渠道而已,解决的是怎么卖的问题,但销售最基本的还是卖什么的问题。只不过直播电商这个渠道的占比在近几年日益的加大,对品牌方反而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首先是一件好事,我们知道可以在哪个渠道出货。但是以直播电商目前的发展状态来讲还需要有很多管理标准的介入,以防一些诸如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等乱像。直播电商和品牌方应该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成就的。
问题七、如今我们反复提及正阳楼是老字号,您希望大家如何看正阳楼?
正阳楼是一个老字号不假,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我希望大家看到正阳楼这个字号是老的,是经典的,但是我们的心是不老的。我们永远为一代又一代的主顾奉献属于他们时代记忆的产品。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够吃着正阳楼的美食一路走到如今,走向未来,这是莫大的缘分。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把正阳楼看成朋友、看成家人,监督我们、指导我们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向着下一个正阳楼的百年前进!
